今年以來,一級市場資本寒冬持續,但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。科創板帶來的導向作用和退出效應,對機構的投資方向和策略產生了積極影響。
募資難傳導效應顯現:投資節奏大幅放緩
一級市場募資困難,投資端也面臨巨大壓力。清科研究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約2600億元,同比下降58.5%;投資案例數3600起,同比下降39.1%。7月份總投資金額328.39億元,同比下降77.6%,環比下降19.7%;投資案例共407起,同比下降60.2%,環比下降12.5%。
清科研究稱,7月份股權投資市場,投資案例數量及總融資金額出現小幅波動,10億元以上大額投資環比下降66.7%,機構出手謹慎。
在“2019全球創投峰會”上,同創偉業資本管理合伙人唐忠誠告訴記者,今年一級市場的生態主要特征是募資難,尤其是人民幣募資規模下滑比較厲害。
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合伙人周旼也感受到了投資的寒意,今年以來市場對于單個獨角獸項目的投資金額大幅降低,而在熱錢減少的環境下,過去一些游走在規則邊緣的項目難以獲得投資。比如靠曝光度與概念炒作獲取融資難以為繼,明股實債的案例數量也大幅減少,靠上市公司與實控人背書完成募資的保底更是極為罕見。
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表示,今年以來,投資節奏明顯放緩,機構更加關注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,中國的股權投資行業進入了一個調整期,但同時也是機會。“在政策紅利導向下,科創行業是為數不多的投資亮點,但這些企業也要看技術成果能否有效落地。”
科創板縮短退出時間,機構投資階段前移
對于一級市場來說,科創板的推出提振了機構的信心。
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表示,科創板的推出和落地為一級市場的退出提供了新方向。科創板對企業上市條件要求較寬松,退出階段前移,也導致機構投資階段的前移,更多機構開始投資中早期項目。
唐忠誠告訴記者,科創板的推出確實帶來了一些影響,過去可能會出于退出時間的考慮而放棄一些早期項目,現在多了一種退出途徑,就可以在決策時選擇投資,以后可能會加大對真正具有創新技術的“高冷硬黑”類早期項目的投資。
與此同時,科創板的導向作用也強化了機構對于科創企業的偏好。王鈞向記者表示,昆仲資本一直以科技創新和有科技屬性的消費服務為投資主線,在國家鼓勵科技創新的背景下,前沿科技和科技創新是近年來的關注焦點。
據記者了解,同創偉業主要專注大科技、大健康、大信息、大消費四大投資方向,天堂硅谷也重點布局信息技術、智能制造、醫療健康、大消費等方向,與科創板支持的六大方向高度重合。
(轉載自:中國基金報;記者 汪瑩)